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此登上历史舞台。自那时起,英雄的人民军队便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5年8月1日,迎来建军98周年。在这个充满敬意与纪念的日子里,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特别策划并举办了军体藏品展,以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以崇高敬意,并回顾其辉煌历程。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藏各时期军体藏品千余件,此次展览汇聚了百余件民国、新中国时期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红色体育藏品及军人体育收藏品,涵盖奖牌、徽章、奖状、墨盒、奖杯、纸镇、盾牌、锦旗、照片、书刊等10多个品类。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讲述着军人与体育紧密相连的故事。例如:1917年刊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论文的《新青年》杂志;1933年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运动大会排球冠军——少共中央排球队合影老照片;1950年抗美援朝篮球赛纪念章;新中国初期“国防杯”男子军警组篮球冠军奖杯;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篮排球竞赛大会奖牌;1953年全军首届运动会纪念章;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届运动会奖牌;1943年“延安溜冰大会”原版照片等。 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人民军队在体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体现了军人不屈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表示:“军事体育从来不是简单的体能训练,它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更是新时代强军梦的‘基因图谱’。回望历史,从井冈山时期‘每天行军百余里仍坚持晨练单双杠’的红军战士,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用铁脚板跑赢汽车轮’的志愿军;从1952年全军运动会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到如今特种部队‘极限体能+智能战术’的融合训练——军事体育始终是锤炼战斗意志、塑造血性胆魄的熔炉。它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在于武器装备的先进,更在于战士体魄与精神的双重强健。” 八一建军 热血铸魂 军体藏品展赏析: 1917年 刊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论文的原版《新青年》杂志 1933年 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运动大会排球冠军——少共中央排球队合影老照片 铸有五星、镰刀、锤子图案的中国工农红军生铁手雷 抗日战争期间朱德总司令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一起打排球的老照片 延安体育运动大会铜珐琅纪念章 1942年 “九一”扩大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老照片 1947年 晋冀鲁豫太行区《保健操》(柔软体操)印本 延安时期滑冰活动原版照片 1950年抗美援朝篮球赛纪念章 1950年湖北省抗美援朝越野赛跑奖牌 1951年部队球类竞赛八一纪念章 1951年华北炮兵体育大会纪念章 1951年华东军区海军首届运动大会纪念章 1951年西北全军体育运动文艺检阅大会纪念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篮排球竞赛大会纪念章 1952年八一建军节二十五周年体育运动大会纪念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队速滑运动员登山老照片 1953年全军首届运动会纪念章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射击与体育检阅大会纪念章 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届运动会奖牌 全军女子篮球比赛冠军奖杯 20世纪50年代 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赠送给解放军总参谋部部长徐向前元帅的乒乓球桌 新中国初期 “国防杯”男子军警组篮球冠军奖杯 新中国初期中南军区四野战军首届运动会优胜纪念奖杯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直属机关部队文艺体育检阅大会男子一千六百公尺接力冠军奖杯 1956年公安军直属部队学校体育选拔比赛大会足球冠军奖杯 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赠1956年全国射击运动大会第二名盾牌 “提高警惕 保卫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宣传画 1959年“友谊鲜花开灿烂凯歌声中谢友援” 中国人民解放军手球队锦旗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感慨道:“军事体育的基因,刻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骨血里。20世纪初,军国民教育思潮席卷全国,兵操训练成为军校与学堂标配,‘强种强国’的呐喊随木枪齐步声回荡。真正让军事体育淬火成钢的是抗日战争。193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八路军战壕练刺杀、民兵负重越野、抗大学员石锁训臂力——从太行山到沂蒙山,军事体育重塑着中国人的筋骨。解放战争时期,这种精神延续为‘战时为战、闲时为练’,1947年华北军区规定‘行军前深蹲、宿营后投弹’。新中国成立后,军事体育始终是强军基石。从1952年全军运动会‘增强体质’的号召,到今天特种部队‘极限体能+智能战术’融合训练,体魄与精神双强健的红色血脉,从未断流。”